
杰出的藝術家、教育家袁運甫先生因病2017年12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四歲。袁運甫先生在公共藝術領域成就頗高,抽象不銹鋼日晷雕塑不僅身體力行,在各個歷史時期為社會創作公共藝術作品,也以學者的態度發展與深化相關的理論研究,以公共藝術的理念推動了社會大美術的發展。
下文即是不銹鋼擺件日晷雕塑于2005年發表于《裝飾》雜志的《公共藝術縱論》。杰出的藝術家、教育家袁運甫先生我以為,現代抽象日晷雕塑大至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指具國家文化導向的、綜合性、紀念性的大型公共藝術。它以宏大的規模、鮮明的文化指向、深具民族歷史審美情感和現代性、創造性、開放性為表征的擺件日晷雕塑。
此類多為紀念碑藝術,要肩負著非同尋常的大眾期望和寄托,要在社會上各個層面、各個領域,接受不銹鋼擺件日晷雕塑的批評和檢驗。2001年,我曾參與了的建設工作。藝術整體處理的成功之處,正在于它把一個正處于積極尋求變革和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的民族情緒,統一到以尊重自身本源文化為特征的現代性不銹鋼日晷雕塑中來。
它用日晷的基本原形與如劍如虹的指針,和充滿新科技特點的動感建筑,構成了新世紀日晷雕塑從容連接歷史和未來的閃光點。